一:拆下电机后盖,使用记号笔标记轴与电机外壳、编码器活动底座与轴、编码器活动底座可活动定位圈与电机外壳的定位挡圈的三条线。
二:接下来,松开固定编码器底座与电机的两颗螺丝,旋开连接编码器与轴的螺丝。
对于圆锥形连接轴,由于连接处较紧,可以使用锤子敲击插入编码器与电机侧面的厚螺丝刀,以将编码器顶出。
注意螺丝刀的插入位置,避免损坏编码器,并且在敲击时不要用力过大,防止编码器掉落损坏。
如果使用柱头螺丝固定,然后直接用手取出。
三:拆除编码器后,可以按照常规方法拆卸电机的两个端盖。
然后旋掉两面的各四个固定螺丝,用锤子均匀敲击端盖,以将其拆下。
后盖可以通过撞击前轴端面的方法顶出一条大缝隙。
注意:转子具有极强的磁性,如果没有正确取出可能会伤及手指。
可以将电机主体固定在台虎钳上,然后用手全力拉出转子。
拉出时不要停顿,以免转子再次反吸进去。
有的用户由于不了解伺服电机的内部结构,在未拆下编码器的情况下用锤子直接敲电机,结果轴承虽然换下
数控维修案例(数控维修案例大全)
数控机床维修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及维修案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二、机械故障维修案例
三、数控转塔刀架失灵维修案例
四、数控手轮维修案例
以上案例仅为数控维修中的部分常见情况,实际维修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进行维修操作时,务必遵循安全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同时,建议定期对数控机床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伺服电机更换编码器,这个是需要进行调零校正的。
第一,伺服电机编码器调整,零位可以通过换编码器来进行实现,如果是更换轴承的话,要对编码器进行一定的拆除,安装,这个拆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对应的标记,以防安装不到位,导致故障出现。
第二,一般情况下,安装之前做好相对应的标记。
然后对应标记进行安装是不会出现相关的故障的,如果出现故障,就需要重新做调零处理。
第三,相关的紧急调零对位是要将电机拆离设备来进行调试,调试成功以后再将其安装到相应的位置。
拆除已经损坏的编码器,然后安装新的编码器固定好,可以自由旋转。
三菱编码器大都是复合型编码器,输出数据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组与驱动的负载位置有关,所以更换了编码器后负载装置就必需复位(系统位置归绝对零点)。
另一组与伺服电机的磁极位置有关,第一次调试系统时驱动器会读取这组数据并根据这组数据算出电机电极的实际位置记录在驱动器中,才能驱动伺服电机,换了编码器磁极位置不一样了,三菱电机就不能驱动,需从新学磁极位置,前面那位所说的不停转动编码器外壳直到电机转起来就是这个过程。
只是这种方法不精确,容易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
三菱伺服电机编码器轴与机器的连接,应使用柔性连接器。
在轴上装连接器时,不要硬压入。
即使使用连接器,因安装不良,也有可能给轴加上比允许负荷还大的负荷,或造成拨芯现象,要特别注意。
不要将编码器进行拆解,这样做将有损防油和防滴性能。
防滴型产品不宜长期浸在水、表面有水、油时应擦拭干净。
轴承寿命与使用条件有关,受轴承荷重的影响特别大。
如轴承负荷比规定荷重小,可大大延长轴承寿命。
振动加在编码器上的振动,往往会成为误脉冲发生的原因。
三菱编码器每转发生的脉冲数越多,旋转槽圆盘的槽孔间隔越窄,越易受到振动的影响。
在低速旋转或停止时,加在轴或本体上的振动使旋转槽圆盘抖动,可能会发生误脉冲。
对位麻烦是三菱伺服编码器维修和更换的技术难点,由于三菱伺服电机厂家为了技术保密和防止竞争对手仿制它们的产品,都不公开伺服编码器的磁极原点对位原理,三菱伺服编码器对位原理都不一样,这样给伺服编码器维修带来麻烦,一般采用跟一台好的编码器比较的方法进行对比,这样对一般维修公司是一种大的挑战,维修过程不再是传统的万用表能够解决问题了,需要采用数据域的维修理念来进行。
修理过程中不要轻易拆开编码器的码盘和电路,不然可能好的东西都被搞坏了,因为这个属于易坏。
当然也可以找凌科自动化公司解决,他们研究出一套专业调试三菱编码器的测试台,轻松解决,可是价格不低,如果找他们维修就很便宜了,也都找他们处理。
全国工厂直销、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