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泥机作为污水处理、矿山选矿等工业场景中的关键设备,其核心传动部件减速机的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由于长期高负荷运转,减速机可能出现磨损、漏油或异响等问题,定期拆装检修是保障设备寿命的必要措施。本文将系统讲解脱泥机减速机的规范拆装流程,帮助技术人员高效完成维保任务。
1. 安全防护与工具准备
操作前需切断设备电源并悬挂警示牌,确认减速机完全停止运转。穿戴防滑手套、护目镜及安全鞋,防止油污飞溅或部件滑落造成伤害。工具清单应包括:
液压拉马、铜锤、撬棍
清洗剂、密封胶、润滑脂
零件收纳盒及标签贴
2. 技术资料确认
查阅设备说明书,明确减速机型号(如R系列斜齿轮减速机、K型螺旋锥齿轮减速机等)、速比、输入输出轴尺寸参数。记录原始装配间隙数据,便于安装时对照。
排空齿轮箱内润滑油,拆卸前用煤油清洗外部油污。断开联轴器、皮带轮等传动连接件,对法兰螺栓进行防锈处理(WD-40喷涂),避免暴力拆卸导致螺纹损伤。
1. 外壳分离技巧
按对角线顺序依次松开端盖螺栓,使用铜锤轻敲壳体结合面,消除密封胶粘连。对于锈蚀严重部位,可采用热胀冷缩法:用加热枪对壳体均匀升温至80℃-100℃,配合拉马缓慢顶出端盖。
拆卸轴承端盖后,用液压拉马垂直施力拔出齿轮轴。若轴承与轴配合过紧,可在轴肩处涂抹二硫化钼润滑剂辅助拆卸。注意保管调整垫片,按原位顺序摆放并标记厚度。
优先使用专用拉拔器移除机械密封,避免划伤轴颈。检查轴承滚道是否有点蚀、保持架有无变形,测量游隙值是否超出允许范围(径向游隙>0.15mm需更换)。
1. 部件清洁与预处理
用120#汽油清洗所有零件,重点清除轴承座残留金属碎屑。新齿轮需进行跑合处理:齿面涂红丹粉,空载运转30分钟后检查接触斑点,确保啮合面积达齿长的70%以上。
采用热装法安装轴承:将轴承加热至110℃-120℃后迅速套入轴颈,用止推工具压装到位。圆锥滚子轴承需通过增减垫片调整轴向间隙(推荐值0.05-0.1mm),双列轴承注意内外圈标记对齐。
在轴封唇口涂抹锂基脂,采用交错式密封结构:内侧装耐油氟橡胶密封圈,外侧布置迷宫式密封。螺栓紧固时遵循50%-80%-100%三阶段扭矩递增法,例如M12螺栓终拧扭矩应达85N·m±5%。
1. 空载试运行标准
注入VG320齿轮油至油窗2/3处,点动运行观察轴端旋转方向。用红外测温仪监测轴承温升,连续运转1小时后温度应稳定在40℃-55℃区间,振动值不超过4.5mm/s。
逐步提升负载至额定功率的25%、50%、75%、100%,每个阶段运行30分钟。使用噪声检测仪评估声压级,A计权下应≤82dB。同步检查法兰结合面无渗漏,螺栓无松动。
建立每500小时补加润滑油、2000小时更换滤芯的保养制度。定期用内窥镜检查齿面磨损情况,发现点蚀面积超过10%需及时更换齿轮副。冬季低温环境应切换为合成型低温润滑油。
案例1:异响问题诊断
某选矿厂脱泥机运行中减速机出现周期性异响。拆解发现高速轴齿轮存在偏载磨损,原因为调整垫片厚度误差累积导致轴系不对中。重新加工公差±0.01mm的定制垫片后异响消除。
螺旋压榨脱泥机输出端密封处渗油。检查确认密封唇口磨损,更换时在轴颈磨损处采用激光熔覆修复技术,表面粗糙度恢复至Ra0.8,配合SKF双唇密封件,实现零泄漏运行。
通过规范化的拆装流程与精准装配,可将减速机维修周期延长至8000小时以上。建议企业建立关键部件寿命档案,结合振动分析、油液检测等预测性维护手段,实现脱泥机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