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广州泰格豪雅手表维修在哪??
其实机械表不走的原因有很多,如:有磕碰、机芯齿轮错位、手表受磁、搁置时间较长油泥干了等等,大体上分两种,种就是因为动能不足。
第二种则是由于机械表出现了故障。
所以在发现机械表不走的时候不要太过慌张,先要分清楚大是属于哪种。
1、动力储存不足。
需要先检查一下动力是否充足,自动上链的机械手表如果运动量很小也可能造成动力储存不足,可以通过手动上链的方式补充动力,然后再观察是否继续有快慢的现象,若依旧建议到店检测。
2、电量不足。
如果石英表忽然发现走慢,很可能是电池能量不足造成的。
3、受到过摔打或者撞击。
手表非常紧密,如果受到撞击或者摔打可能引起内部件松动损伤也可能引起走时问题,建议到店检测。
4、需要保养。
机芯缺油或者内部零件磨损老化都可能引起走时问题,需要进行保养。
5、环境温度的影响,手表受磁:如果手表的游丝被磁化,手表走时也就不准确了。
佩戴者的使用习惯的影响都可能引起走时误差的增加,送至店。
注意:1、机械表根据机芯的型号和制造品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的名表每天误差30秒以内的都属于正常范围。
一些较高精准度的机芯可以达到10秒左右。
轻工是轻工业的简称。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总产品按它的终用途可分为两大部类:部类是生产资料,第二部类是生活资料。
轻工业是和重工业相比较而言,轻重工业的划分是以产品用途为依据的。
目前国际上对轻工业尚未有一个严谨的、统一的概念。
在中国,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加工工业群体的总称,是制造产业结构中的一大分类,它是部门经济分类管理的产物。
日本认为,轻工业属于制造工业。
制造工业按商品用途分类时,不少于75%的产品用于家庭的为消费资料工业,不少于75%的产品供给企业的为生产资料工业。
消费资料工业的代表为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家具工业等。
生产资料工业的代表是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
从这个意义上讲,轻工业是一种消费资料工业。
美国亦认为,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区别在于是否从事消费品的生产,而不在于所用的机器或工厂的类型,代表性行业如纺织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和食品工业等。
在苏联,轻工业就是纺织工业、缝纫工业、皮革工业和玻璃工业等的总称。
轻工的特点轻工业根据其技术构成、组织结构和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具有以下3个主要特点。
1.轻工业是多学科的应用工业。
轻工业的技术基础是化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等。
各个学科的进步给轻工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如电子表是随着微电子学的不断发展而升级换代的,它的出现不仅动摇了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机械手表的统治地位,而且使手表的面貌完全改观;化工不断地给轻工业提供新的原材料,合成纤维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衣着,打破了过去天然纤维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合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产生了塑料制品、合成洗涤剂、合成革等许多新的消费品行业;微生物学的发展给食品发酵工业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领域,生产出如酶制剂、高果糖浆、单细胞蛋白等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
许多轻工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
产品设计是随着文化艺术、美学的发展而变迁的。
如服装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物质文明的活动橱窗。
陶瓷不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而且艺术陶瓷陈设品融技艺于一体,艺术搪瓷中的中国景泰蓝享誉国内外。
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征更为明显,它像大百花园中瑰丽多姿的鲜花盛开在世界的东方。
当代消费品的质量指标,不仅是功能和物化性能,还有美学的价值。
产品的美学价值在现代生活中愈来愈重要。
2.轻工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工业,不仅中国轻工业组织形态是如此,各国也大都如此,只是在大中小企业数量和产值上所占比例有所差异。
中国中小企业占轻工企业总数高达99%,就业人数也占99%,总产值占84%。
大中小企业的形成是根据原料和市场的集中和分散,技术的简易、复杂程度,资金的多少,交通运输条件的好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大型企业多集中于原材料工业,如糖、盐、纸等行业以及必须具有规模经济生产的机电产品工业,如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电冰箱、洗衣机等行业。
中小企业多集中于日用小百货、日用五金制品、食品、工艺美术品、日用化学品等行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保障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轻工业是农业、重化工业的连锁工业,是国民经济大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轻工业是加工工业,原材料生产是它的车间,中国轻工业原料有 50%~60%来自农业,40%~50%来自工矿业。
食品、纺织、造纸、制糖、烟草、制革等行业的生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目前中国轻工业的农业原料基本处于农业自然经济供应状态,即供给什么就加工什么,而发达国家则按工业要求制订农业原料技术标准,按贸、工、农的次序,逐步形成从优良品种的选育、培植、推广到生产、供应的一整套商品生产体系。
轻工业产品的生产离不开金属材料及酸碱等化工基本原料,它们的品种、质量和规格型号配套是轻工生产发展的基本保证。
轻工业技术装备的供应和发展,除了自身的生产和技术改造外,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特别是电子、生物、节能及原材料综合利用等技术的应用方面以及大型、高级、精密的技术装备、零部件和元器件的供应方面,都需要机械、电子、化工以及军工部门的大力协作,所以说,轻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国民经济一体化的原则。
中国古代文明对轻工的贡献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许多生活用品生产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以至几千年以前。
公元 105年东汉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对发展人类科学文化事业,推动社会进步,起了重要作用(见造纸技术史)。
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各类书画用纸生产的不断发展,直接影响和推动了印刷术的问世。
唐代刻板印刷术与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印刷业的发展,又促进了造纸业的繁荣。
从汉代直至清初,中国造纸术一直居于世界地位。
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张衡创制了漏水转浑天仪,这是早的以水为动力的机械计时器。
九百多年前,北宋苏颂、韩公廉等创制的世界座有擒纵装置的、以水力为动力的、自鸣的机械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比17世纪的欧洲锚式擒纵器早6个世纪。
彩陶、黑陶文化的确立,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的古老文明。
从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期的原始瓷器开始,直至东汉(公元25~220)中晚期成熟的青瓷器的出现,完成了瓷器的发明。
南北朝时,北齐(550~577)首创了白瓷,从而为各种彩绘瓷器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人们有了比较理想的饮食器皿的历史。
从唐代到清代上半叶,中国瓷器一直垄断世界瓷器市场。
瓷器的制作方法,直到18世纪初期才传到欧洲(见陶瓷史)。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福建沿海居民已开始用海水熬制食盐,到了秦、汉时代,制盐业已成为当时三大手工行业之一。
到了元代,人们又开创了利用海水纳潮晒盐的技术。
中国是个崇尚礼治的文明古国,而服饰制度(见中国服饰史),原是以礼治国的自然产物,因此,中国自古即有很完备的服饰制度,而其色彩制度更是一大特色。
自秦汉以来,每当易代建国之初,改国号及服装色彩是国策之一。
中国的服饰制度对其亚洲邻国有极大的影响。
丝织、刺绣在汉代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中国的食品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它代表着中国悠久的文化,有些生产技术已传播到许多国家。
例如大豆发源于中国,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时已有豆浆、豆腐和豆酱。
大豆于12世纪传入日本,19世纪传入美国。
用曲酿酒,是中国特有的酿酒法。
明代李时珍 (1518~1593)在《本草纲目》中已记载有79种酒和药酒的疗效。
欧洲在19世纪90年代,从中国酒曲中得出一种毛霉,为酒精工业创立了淀粉发酵法。
司马迁(公元前145~?)的《史记》和班固(公元32~92)的《汉书》中均有乳制品的记载,《本草纲目》中对人乳、牛乳、马乳、羊乳的性质和医疗效果都作了详细的阐述。
中国古代文明,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深远影响。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他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中国“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古代和中国古代的技术都导致了一些经验性的发现和发明,其中有许多发明对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63年1月,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称钟和磨是“为机械工业作好准备的两种物质基础”,在讲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对欧洲近代文明兴起的影响时说:“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近代科技与轻工业的发展发生于18世纪至20世纪前叶的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
这些变革导致工业化的发展。
在此以前的几十万年间,人类以体力为主,使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各种小规模的生产。
但自工业革命开始以及新工业技术不断发明,复杂的机器代替了人力从事大规模生产,这是人类开发自然的伟大的成就。
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虽然为时仅约二百多年,但在这期间人类利用机器造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比工业革命以前几万年间的手工制造出来的一切物品的总和还多,因此,近代人的物质享受就远比古代人好得多。
工业革命的传播是从纺织业开始的,即从生活资料工业开始的,到1870年工业革命已传到许多国家,它摧毁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将人类推向一个崭新的世纪。
工业革命发端于纺纱机的发明(1764),以蒸汽机的改进(1765~1784)和广泛应用为基本动因,它不仅加速了纺织业的发展,而且导致近代机器制造业的兴起,结束了手工工场时代,使人类开始进入以大机器生产为主要标志的工业社会。
19世纪成为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时期,开始出现了科学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引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
在此时期中,物理学在光学、热力学、电磁学三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对整个科学技术和人类现代文明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技术上的大成就是电能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电力时代。
技术上的重大成就还有内燃机的发明,炼钢技术的发展以及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发展。
1840年,英国A.贝恩发明电钟,开创了电技术在钟表领域中的应用,此后电钟得到迅速发展。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首次将电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电灯泡作为个家用电器产品进入家庭,为世界家用电器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1886年,英国的J.斯塔利制出辆合乎实用的自行车,用钢管制成菱形车架。
1888年英国J.B.邓洛普装上充气的橡胶轮胎。
自行车的出现开创了人类用机器代步的历史。
当西方机械文明进入亚非时,先被接受的就是自行车。
自行车的发展促进了链条、齿轮、轴承等机械技术的发展。
1851年英国胜家公司发明脚踏式缝纫机,为家庭缝纫和服装工业创造了物质基础。
19世纪美国即开始建立成衣工业,1890~1920年工厂技术的改进促使美国成衣业蓬勃发展。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是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
19世纪80年代后,才陆续出现使用机器的较大型的纺织厂、食品厂和日用品加工厂等轻工企业。
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轻工业企业有的是外国资本开办的,如1864年英商在上海开设的正广和汽水厂以及1893年开设的美国烟草公司,也有中国人创办的,如早的上海造纸局、武昌制革厂、景德镇瓷器公司、北京丹凤火柴厂、烟台张裕酿酒厂等。
中国近代轻工企业,部分是从手工作坊或装配修理行业发展起来的,也有一些是新建的。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缝纫机、自行车等日用机械行业和制糖、卷烟、葡萄酒等民族近代工业相继涌现,到20世纪10~20年代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近代轻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如木钟、风琴、啤酒、铝制品、台秤、玻璃、保温瓶、搪瓷、打字机、干电池、乳制品、自来水笔等新行业也开始发展起来。
中国近代轻工业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是以手工操作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轻工业各行业中,除制浆、造纸、制糖、啤酒、卷烟、味精等行业的少数企业机械化程度高些外,多数行业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仅有20%左右。
第二是技术装备和主要工业原料大多依靠进口。
由于中国近代轻工业的发展时间比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晚约半个世纪,科学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再加上重工业缺乏基础,轻工业发展没有服务的后盾,所以轻工业所使用的技术装备,绝大部分是购买国外的。
轻工业所需要的化工和金属原材料有70%~80%依靠进口。
在约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速度相当缓慢,当时发展起来的行业仅有三十几个,门类很不齐全,就是这样一个近代轻工业进入了20世纪50年代。
现代轻工业与消费品发展的时代特征近四十年来,世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恢复,50年代即转入发展阶段,加之欧洲在50年代开发成功一些关键性的化工新技术,如新型催化剂体系的开发,聚酯纤维的生产技术等。
廉价石油的开采,改变了工业能源结构,并促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就是合成材料的品种和数量迅速增加,如塑料、合成纤维等高聚物、合成洗涤剂及各种添加剂。
另一方面是高技术、新技术用于民用产品,具有代表性的电子技术转向民用工业,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能源结构的变化和高技术、新技术的采用成为当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轻工业得以高速发展,代表性的行业有服装、食品、塑料加工、日化,也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从50年代后期起,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了一股“消费革命”的浪潮,小汽车、电冰箱、洗衣机、半导体收音机、黑白和彩色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以及改变人们衣着的合成纤维和丰富人们饮食生活而简化制备的方便食品,逐渐投入市场并得到普及,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在物质方面生活现代化的初步概念。
60年代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70年代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消费品工业已步入成熟时期。
人们的消费意识发生了变化,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
1974年次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市场中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受阻,但劳务支出仍继续增加,消费不再单纯是物质消费,而出现更加重视服务的现象,到 70年代末期开拓轻、薄、短、小型的耐用消费品成为科技进步的特征。
1949年以来,由于不断吸收先进技术,中国轻工业有很大的发展,在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增加国家收入,解决劳动就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十多年不仅发展了许多新兴行业,而且使工艺美术品及少数民族用品的生产成为较完善的体系。
从1949年至1987年轻工业总产值以每年10.4%的速度增长;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量大都有了成倍的、几十倍的、乃至上百倍的增长。
50年代轻工业部门以造纸、制糖、制盐为重点建立起一批大中型机械化生产企业,在此期间也陆续发展了一批新行业。
1955年中国试制成功机械手表,1958年开始批量投产,1988年生产能力达5000多万只,已形成既能生产各种档次、多品种、走时稳定的机械手表,又能生产多功能石英手表并有批量出口的手表工业体系。
1958年在上海建立起个合成洗涤剂厂,目前生产洗涤剂的企业遍布全国,其综合年生产能力近 200万吨。
在此期间还建立了一批烷基苯和三聚磷酸钠洗涤剂原料和助剂的大型企业。
塑料制品工业在中国是从50年代后期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
1949年以前仅能生产一些酚醛塑料制品。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目前已能生产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聚氨酯等系列制品。
其中塑料编织袋、农用薄膜和塑料鞋的产量已居世界位。
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大的自行车生产国,全国自行车年生产能力高达5400万辆,凤凰、永久、飞鸽、金狮、五羊等名牌车的产量占总产量的半数。
中国家用电器工业起步虽然较晚,但进入80年代,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人民收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环境的改善、消费意识的变化,家电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生产连年大幅度增长,开发了一大批新产品,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和技术改造,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外80年代初的水平。
电冰箱和洗衣机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
中国现代轻工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行业门类较齐全、产品较丰富、质量较稳定、有一定技术实力并拥有1200万职工,7万多个企业的庞大生产体系。
轻工业的发展是与人们的生活消费规律和消费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规律上讲,它以维持人的生存为主线,一是维持人的身体内在能力,二是改善生存的外在条件,其发展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物质到精神,从实用到鉴赏,等等。
消费品的变革和科技进步是同步的,它的发展核心就是围绕着人们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求变化。
当代消费品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时代特征:1.重视健康。
以维护人的健康为中心进行科研和制造产品,这是时代的特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
消费品的发展必须和人们的消费意识吻合。
为满足人们更富于活力的高质量生活需求,消费品技术发展必须同生命科学技术相结合。
如饮食产业中健康疗效食品风靡全球,许多国家在制定饮食科学技术政策和法规时,明确提出了实行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方针。
食品科学和医学的结合更紧密了,重新把中国古代“医食同源”这一理论提出来作为饮食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
“健康食品”、“疗效食品”应运而生。
化妆品也向保健方向发展,配有氨基酸、维生素的保健化妆品具有保持青春活力的作用,在世界上颇受欢迎。
日本提出化妆品的科研主要方向是增强保护皮肤健康效能。
体育用品方面,健身器材发展快。
内衣外衣化,运动服装广泛流行,滑雪衫、登山服等成了普遍受欢迎的款式服装。
家具与人体工程的结合,使其更加舒适和易于恢复疲劳。
家用电器方面,出现了超声波洗面器、负离子发生器以及各种按摩器。
从毛发科学到制鞋经络学说的研究,都说明以有利于健康作为消费品发展的依据。
2.重视质量。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物资的需求形式和层次很多。
消费品突出的发展倾向是高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
这在人们的衣着方面表现为突出。
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某些消费品工业的大批量生产技术开始遇到障碍。
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技术更能适应这一需要的发展。
从规模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效益,大批量生产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但目前微电子学的进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尤其是机器人的出现,为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技术提供了物质条件,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由于人们需求的分散性,这一社会形态的出现对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重视质量的时代,除了技术本身的变化以外,还需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重视服务质量,已成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内容。
国际间的贸易竞争日趋剧烈,许多国家为了有利于竞争,不断修改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的含义是广泛的,除了内在质量外还包括外观质量。
当代社会已非常注重消费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一件好的消费品,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要具有鉴赏价值。
产品是否有竞争能力,不仅要求质量上乘,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产品的造型设计、装潢手段和包装技术。
3.重视人工和自然的和谐。
人工探求自然的完美,自然需要人工的修饰。
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自然才能保护人类。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特征之一,是人工和自然相弥补,使产品更趋完美。
如电扇,采用微处理器以模拟自然风,使电扇能自动变换风力的强弱而达到和谐。
经化学改性的天然纤维,可具有抗绉、防缩、免烫、柔软等特性;而化学纤维经变形改性,又可具有仿毛、仿麻、仿丝、仿皮等的效果,即所谓天然纤维化学化,化学纤维天然化。
又如目前食品工业通常使用的人工合成无毒食品添加剂,不仅改善了食品质量、风味,而且提高了食品资源的利用率。
照明的科研方向是模拟自然光。
开拓家庭用智能机器人就是人工和自然和谐的一大特征。
4.重视采用新技术。
新技术是消费品结构变革的促进剂。
世界上有什么新技术,就会出现具有相应技术的消费品。
消费品在新技术中变换发展,新技术给消费品的开拓创造了新的领域。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冰箱、洗衣机、电扇、照相机、手表、缝纫机、乐器等消费品发生了一次产品结构革命。
由于这些产品采用了微电子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产品功能,并跳出了过去传统产品的框框。
如日本从中国产“紫草”根中用生物技术方法提取色素进行组织培养制造的口红,不但色泽鲜艳,而且具有消炎、抗菌和加速皮肤损伤愈合的功效,在消费市场上大受欢迎。
玩具由于采用了微电子、声、光技术,已不再完全属于儿童所有了,很多玩具已成为老少皆宜的产品。
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扩大了消费的适用范围,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有的复合材料可耐蒸煮、耐高温烘烤(135℃)和深度低温冷冻(-30~-40℃),有的具有隔气、防潮、遮光等防护性能。
采用复合材料包装食品,并结合充气、真空、脱氧、杀菌等技术手段,可使食品保存期大大延长。
轻工展望轻工产品直接服务于人们,轻工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的程度。
轻工作为国民经济大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展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20世纪70~80年代是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调整期,从90年代后期起某些高技术、新技术将会有较大突破。
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都会有较大发展。
微电子技术在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将愈来愈广泛,如生产中的程序控制、机械装备实现机电一体化、各种功能机器人的使用(如食品、化妆品生产工段的清洁机器人的使用)以及轻工产品设计(如服装款式、家具造型,塑料制品型腔模具设计)等,微电子技术对众多的轻工产品的变革,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如对家电产品的自动化、功能多样化以及智能电子玩具的发展都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会给食品工业带来新的生机。
利用微生物、高等真菌及藻类、酶制剂的发展和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可以缩短和改变工艺流程、降低原材料消耗、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和保藏期;随着基因重组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新的物种,并为开拓许多新型食品种类成为可能。
新材料是技术进步的突破口。
精密陶瓷、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半导体、超微粒等新材料的开拓,将进一步推进轻工产品结构的变革,如能变色的服装、非晶质薄膜首饰、蓄氢电池、有效利用太阳能的各种家用电器都已出现,它们必将产生先导效应。
可以说,未来的轻工世界将是新科技和文化艺术结晶的殿堂,将赋予人们的生活更多的魅力。
根据预测,20世纪90年代,中国轻工业的产值将继续以每年递增7%~8%的速度发展。
随着人们饮食生活的改善,农产品的深化加工,食品工业将有较大发展,到200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将为1980年的5倍,在国民经济中成为一大重点产业。
随着人们服饰水平的提高,纺织品的结构将有新的变化。
到20世纪末,服装的成衣率将达到70%左右。
日用消费品不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将有很大发展。
《轻工》卷的内容结构轻工业行业多,又是直接应用多门学科、工程技术知识的工业,涉及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电子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本卷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来设计的。
一、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版的总体设计,各门学科和工程技术均设卷。
轻工业的基础技术是化工技术(属《化工》卷)、机械加工技术(属《机械工程》卷)、电子技术(属《电子学与计算机》卷),因此,《轻工》卷已不能以工程技术来建立知识体系。
二、《轻工》卷作为工业卷设计,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工业品的性能、设计、生产、应用以及轻工业的产品发展等基本知识的介绍来反映轻工业的概况和特点,为选条和介绍知识的方便,基本上根据部门管理的归属来划分分支,建立框架,不具备完整的科学体系,在分支内考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轻工》卷的内容广泛涉及生活资料,在条目的内容上,尽可能地注意满足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
Patek Philippe即百达翡丽AUTOMATIC就是自动的意思。
geneve就是日内瓦。
百达翡丽是瑞士日内瓦仅存的家族独立经营制表商,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始终致力于设计、开发、精制并装配出世界上完美的时计作品。
中文名百达翡丽外文名Patek Philippe所属国家瑞士产地瑞士创始人百达先生和翡丽先生年份1839百达翡丽创立于1839年,作为日内瓦后一家独立制表商,百达翡丽在设计、生产直至装配的整体过程中享受着全面的创新自由,打造出令世人专家交口称赞的全球钟表杰作,并谨遵品牌创始人百达先生(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和翡丽先生(Jean-Adrien Philippe) 的卓越远见,凭借超凡的专业技能,秉承优质的创新传统,百达翡丽至今拥有超越80余项技术专利。
百达翡丽是“手表中的蓝血贵族”。
百达翡丽LOGO经典广告没人能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而已You never actually own a Patek merely look after i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2价值编辑百达翡丽在钟表鉴赏家眼中无与伦比的声誉和地位,不仅源于他们精致完美的时计作品以及丰富的制表知识与技术。
百达翡丽无可争议的非凡地位同样来自公司始终秉承1839年创立以来的卓越制表理念。
这种精神早已融入品牌的十大价值,成为百达翡丽至尊品质的象征,同他们的时代杰作一样代代相传、流芳百世。
独立自主百达翡丽是日内瓦历史为悠久的独立家族制表企业,独立自主的地位让他们能够掌控自身的命运,始终着眼于长远目标。
公司拥有完全自由的创意空间,这有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品质标准自主研发制造腕表机芯,
独立自主是百达翡丽精神的核心理念,确保其产品秉承传统、性能可靠、值得信赖。
尊崇传统百达翡丽成立于1839年,他们的历史早已成为日内瓦悠久而辉煌的制表传统的重要部分。
这是一段充满独特传承的品牌故事,融合了百达翡丽丰富的制表经验、精巧的天才设计和火热的工作热情,确保这些理念原则与工艺技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时至今日,百达翡丽的制表工匠依然秉承悠久的工艺传统,日复一日,坚持以古老的精湛手艺、精准的锐利目光和灵巧的敏锐触觉,奠定了高档制表艺术举世推崇的卓绝地位。
他们世代传承的这些技艺与为先进的加工技术实现了完美共融。
革新创造百达翡丽珍视传统,同时放眼未来,因此百达翡丽凭借其在创新研发领域的杰出成就,不断推动制表艺术迈向新的高峰。
80多项专利充分证明了品牌作为行业创新先锋的超卓地位,而其二十项发明对于钟表的发展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品牌倾力打造的百达翡丽印记同样旨在与时俱进。
这一品质标准涵盖了制表行业今后的技术进步与未来发展,从而致力于提高时计的机械功能、长期稳定以及精确走时。
品质工艺百达先生和翡丽先生创办百达翡丽之初,便怀着同一个目标:立志开发、打造全世界优秀的时计作品。
时至今日,“卓越品质”和“精湛工艺”依然是百达翡丽各个生产环节严格奉行的准则。
不论是机芯还是外部元件,不论是技术还是美学因素,不论是时计的每项功能还是走时精度,百达翡丽现任总裁泰瑞·斯登及其父亲,百达翡丽荣誉总裁菲力·斯登,将作为这一堪称至尊品质标准的百达翡丽印记的终极守护者。
珍贵稀有百达翡丽的时计作品无一不是珍贵的稀世杰作。
定期生产的腕表超过200款,均为少量生产,少则几十枚,至多不过几百枚,搭载品牌自主研发制造的机芯。
从设计理念到机械装置,这些时计在世界各地的钟表爱好者眼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
在开发流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制造并装饰腕表的数月期间,百达翡丽均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品质标准,确保每一枚腕表都成为一件珍贵稀有的时计杰作,深受鉴赏家的青睐。
恒久价值由于凝聚着非凡专业制表知识和工艺,一枚百达翡丽腕表虽然价格不菲,但即便使用多年,其价值依然丝毫不减,甚至有所增值,堪称是一笔存于当下、惠及未来的宝贵财富。
百达翡丽的许多表款早已成为时计的典范,在拍卖会上不断刷新着成交价格记录。
它们在收藏家眼中有着良好的信誉,尤其是独特的情感价值,在许多表主的眼中,百达翡丽腕表的这一独特价值令其成为一件值得代代相传的家传之宝。
工艺美学百达翡丽的钟表作品不仅是高度精确的时计工具,而且是以优雅外观体现超卓工艺的美学创作,其设计能够在滚滚而逝的时尚洪流中岿然不动,永葆其极致魅力与现代气息。
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宝丽爵、劳力士树立了低调内敛、永恒优雅的独特风格,完美融合了个性与稳重、优雅与高贵。
这种风格诞生出设计简约、个性鲜明、线条优美的表款,其中许多迅速成为经典。
如今,百达翡丽在保留其独特魅力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对其腕表进行低调的修改。
优质服务为提供符合品牌形象的服务,百达翡丽的经销网络经过精心地甄别筛选。
百达翡丽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500余家零售商店,所有商家均按照极为严格的标准筛选。
百达翡丽认为他们有责任提供高品质标准的售后服务,因而将其作为百达翡丽印记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于百达翡丽表主而言,这意味着时计将始终得到品牌的保养与关注,从而确保其性能一如既往地可靠,代代相传。
情感传递倾听一位百达翡丽表主谈论自己的腕表,你的面前将会展现一个充满真挚情感和相关关爱的动人故事。
百达翡丽时计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时计功能,而是成为一件浸透着珍贵记忆的独特私人物品。
购买百达翡丽时计往往伴随着个人的某一重要时刻,例如事业取得成功、成就美满婚姻,亦或是新生命的诞生。
此时送上一枚百达翡丽腕表无疑是表达爱意与关怀的佳方式。
承传优质拥有一枚百达翡丽腕表便是守护一种融合着艺术与科学的光辉传统。
这种传统在悉心呵护下传承至今,必将继续为经典杰作的诞生点燃灵感之光。
拥有一枚百达翡丽腕表,您便进入了这一家族企业的世界——这家子承父业的制表公司,每一代经营者都以毕生精力守护其独一无二的家族底蕴。
拥有一枚百达翡丽腕表,同时是为整个家族带来一件价值非凡、时代传承的珍宝。
它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表明您正在开创自己的传统。
3品牌历史编辑背景早在十六世纪,钟表制造业的深厚文化已在日内瓦萌芽。
日内瓦早期的钟表制造者是近乎狂热的工艺师,务求作品在外形及性能上至臻完美。
百达翡丽(15张)这种力求完美的钟表制造精神世代相传,一八三八年,这种精神奠定了百达(Antoine de Patek)的创业基础。
数年后,钟表师翡丽(Adricn Philippe)加入其公司,不久,两人更合力改变了钟表制造业的历史。
他们创造出各项新发明,取得多项专利,例如表冠上链及调较装置。
并以其机械机芯的精确度创下多项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生产百达翡丽的工厂建于1839年。
其每块表的平均零售价达20,000美元至30,000美元。
他们是瑞士仅存的真正的独立制表商之一,由头至尾都是自己生产,训练一名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制表师需10年时间。
成为钟表爱好者贵族的标志是拥有一块百达翡丽表,高贵的艺术境界与昂贵的制作材料塑造了百达翡丽经久不衰的品牌价值。
创始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的创始人安东尼·百达(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原为1831年波兰反抗俄国统治的革命者。
波兰革命失败后他逃往法国,后在瑞士日内瓦定居,开始从事钟表业,1839年创立了百达钟表公司。
1844年,安东尼·百达与简·翡丽(Jean-Adrien Philippe)在巴黎一个展览会中相遇。
当时简·翡丽已经设计出表壳很薄,而且上链和调校都不用传统表匙的袋表。
这种袋表在展览会上甚受漠视,而安东尼·百达却深为其新颖的设计所吸引。
两人经过一番交谈,立即达成合作的意向,就这样,简·翡丽加盟百达公司。
1851年,百达公司正式易名为百达翡丽公司。
厂标百达翡丽的厂标由骑士的剑和牧师的十字架组合而成,也被称做“卡勒多拉巴十字架”。
它的由来是:1185年,西班牙一个叫卡勒多拉巴的城市受到摩尔人的侵略,勇敢的牧师雷蒙德和骑士迪哥·贝拉斯凯斯率领民众进行殊死的抗战,终把摩尔人驱走。
牧师(十字架)和骑士(剑),合在一起便成为庄严与勇敢的象征。
这象征正好代表着安东尼·百达与简·翡丽合作的精神。
这个厂标从1857年便开始使用。
殊荣百达翡丽公司成立后即得到一大殊荣:在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女皇维多利亚选中并买下了一只百达翡丽袋表。
这只采用新旋柄的袋表悬垂在一根镶有13颗钻石的金别针上,珐琅蓝金表盖上饰以钻石拼成的玫瑰。
当时,女皇的丈夫伯特亲王也选购了百达翡丽的一只猎表。
名人购精品,百达翡丽由此奠定了其贵族化的地位。
为追求产品的高境界,百达翡丽在材质选用上不惜工本。
早期的百达翡丽表壳,采用的材质为纯银和18K黄金。
上世纪以来,大部分选用18K金(包括黄金、白金、玫瑰金等),甚至铂金。
后来才有一小部分纯钢表壳。
百达翡丽表机芯则均采用高钻数,早期的表多在15钻以上,后来的产品以29钻为多。
60年代制作的一些性能复杂的金手表,钻数高达37钻,为同类表中罕见。
在钟表技术上,百达翡丽一直处于地位,拥有数项专利。
从1851年“百达翡丽”获项“旋柄上发条”专利起,重大的专利项目计有精确调节器、双重计时器、大螺旋式平衡轮、外围式自动上链转子,以及有关平衡轮轴心装置等。
仅从1949~1979年30年间,便有40项专利,其专利之多,为名表中之。
百达翡丽公司精湛的制造技术,造就了许多顶级品牌表。
1927年,应美国汽车大王柏加德的订购,公司制作出了一只可以奏出他母亲心爱的摇篮曲的打簧表,当时价值为8300瑞士法郎。
应纽约大收藏家格里夫斯的要求,百达翡丽公司从1928~1933年,用5年打造了一只集时间、时差、星象图于一身的袋表。
其精妙绝伦,成为钟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85年,百达翡丽公司生产的940型号的多功能手表,有全自动、日历、月相、闰月、自动跳日等功能,机身厚度仅3.75毫米,为同类手表中薄的。
发展1839年5月1日,两名波兰移民,安东尼·诺克·百达 (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商人)和弗朗西斯·查皮克 Franciszek Czapek(钟表匠)在日内瓦共同成立了“Patek, Czapek & Cie”公司。
1844年,Patek 在巴黎巧遇法国钟表匠Jean-Adrien Philippe。
当时,Jean-Adrien Philippe 先生向他展示了利用表冠实现柄轴上弦和设置时间的创新系统。
1845年,Czapek决定离开公司自立门户,公司名称变为“Patek & Cie”。
到了1851年,Philippe 先生正式加入公司,公司因此更名为“Patek Philippe & Cie”。
1901年,公司再次更名为“Ancienne Manufacture d’Horlogerie Patek Philippe & Cie, S.A.”。
1932年,在日内瓦拥有一家高档表盘制造厂的Charles Stern和Jean Stern两兄弟收购了该公司。
从此之后“Patek Philippe S.A.” 一直是家族企业。
为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百达翡丽在1996年10月正式发行《百达翡丽国际杂志》,以英、法、日、中、德、意6种语言版本发行,力图通过该杂志的内容来吸引客户,提升企业形象。
凡此种种,皆在证明百达翡丽不断求新、求变的经营理念,使这家百年老厂依旧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2001年,菲力·斯登(Philippe Stern)建立“制表艺术的圣殿”:百达翡丽博物馆。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五十三。
2009年,泰瑞·斯登(Thierry Stern)先生出任总裁,而其父菲力·斯登(Philippe Stern)先生担任荣誉主席,标志着公司管理权由第三代继承人正式过渡给第四代继承人。
落户中国2005年,百达翡丽正式落户中国,首驻上海外滩18号,这座原为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总部的经典历史建筑内,开设中国家百达翡丽专卖店暨客户服务中心。
2008年,百达翡丽将中国的第二家专卖店暨客户服务中心,选址北京前门23号的一幢国家历史保护建筑开业——这两间专卖店暨服务中心,同时是品牌在中国唯一的两间——不仅提供产品销售及售后维修,更旨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来自百达翡丽专业的终身服务,以保证为每一枚百达翡丽的时计都能长久传承其初的优质和珍贵价值。
2012年,在百达翡丽与美时携手努力下,百达翡丽全新落户于上海外滩源33号,以“百达翡丽源邸(Maison Patek Philippe)”姿态全新揭幕。
“百达翡丽源邸”,不仅仅荟萃了百达翡丽的制表杰作,更是为各位爱表人士量身打造的交流场所,以分享来自百达翡丽时计作品的臻美技艺,并感受这座时光殿堂所蕴藏的悠长历史与品牌价值。
面向高端消费急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百达翡丽采取稳健且服务至上的市场策略。
百达翡丽现任总裁泰瑞·斯登(Thierry Stern)希望,百达翡丽在其方方面面都能坚守着自己固有的发展节奏和理念,低调而稳健;而在中国,能有更为扎实及长久的规划发展,不急于一时一刻,而将品牌之十大价值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以带领百达翡丽走向更广阔的一番天地。
4品牌哲学编辑理念逾百年来,百达翡丽一直信奉精品哲学,遵守重质不重量、细工慢活的生产原则。
主旨只有一个,即追求完美。
它奉行限量生产,每年的产量只有5万只。
在长达一个半多世纪中,百达翡丽出品的表数极为有限(仅60万只),不敌一款时尚表的年产量,并且只在世界顶级名店发售。
一款表从设计到出厂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4年的研究设计,9个月(好比孕育婴儿一般)的生产,3个月的装嵌及品质监控。
如果量身定做的话,则研发所需的时间更长。
那只1100万美元天价表,便是1933年百达翡丽为美国一位银行家所特制,可显示24种不同信息:月份、日期、日落和日出时间,甚至包括纽约市任何一个晚上的星辰与月亮盈亏图。
赋予钟表的时间,百达翡丽的钟表师从不吝啬。
这只表历经3年设计、5年制成。
长达8年的时间,只为一只表。
这是何等的精品意识!百达翡丽始终保持着每年只手工制造一只表的传统。
要拥有这只表,惟有耐心等待8至10年时间,且价格不菲,人民币3000万元左右,但却物有所值。
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手工打磨的连接、边角、机芯上美丽的圆形纹理,这些都是细微之处,却也经过精雕细磨,美感无处不在,即使在看不到的表壳之下。
复杂功能是制表业中的顶级工艺,而百达翡丽尊崇的正是这“完美的复杂性”与“完美的精确性”的结合。
百达翡丽的尊贵不仅在于它典雅的外表,还在于它内部机械的极端精密复杂性。
“在简约的外表之下,配置复杂的款表”一直是百达翡丽信奉的准则。
十九世纪制造的百达翡丽表,尽管轮轴末端已在轴承上转动了逾120亿次,但依然精确得令人叹奇。
百达翡丽以尝试生产其他品牌表所不具备的优势为动力,并将创新作为传统代代相传。
1989年,百达翡丽推出Calibre89以庆祝公司成立150周年,并自豪宣布“这是有史以来有复杂功能的一款可携带式时计”。
其中复活节日期装置、逆行日期指针、万年历设计均在1980年代获得专利。
为了自身的产品优胜于其他品牌,百达翡丽始终选用上乘的材料。
黄金、玫瑰金及白金,18K金(纯度0.75),铂金纯度高达0.95。
外形典雅高贵,融合宝石师、雕刻师等的杰出创作。
高贵的艺术境界与昂贵的制作材料完美结合,塑造了百达翡丽的经久不衰。
百达翡丽是仅存的在原厂完成全部制表工艺并获得“日内瓦”标志的钟表制造商。
“日内瓦”标志源自1886年,目的是保证钟表的原产地与工匠的技艺。
只有携带手工打造并自动上弦的机械机芯的钟表才能获此殊荣。
而百达翡丽出厂的每一块表都符合这个标准。
对于百达翡丽与表的主人而言,每一只表都是独一无二的。
自1839年以来,每一只出厂的百达翡丽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只表都被记录在案。
强烈的精品意识、精湛的工艺、源源不断的创新缔造了举世推崇的百达翡丽品牌。
印记2009年,百达翡丽宣布推出针对机械腕表的全新质量标准-百达翡丽印记(Patek Philippe Seal)。
百达翡丽印记证实了其时计作品的终极品质,因为融合了这家制表工坊的全部制表工艺和特色、卓越的计时精度和终身保修服务,从而远远超越了瑞士制表业现存的一切标准。
百达翡丽印记适用于整枚腕表,这也是唯一一枚能够监控腕表终身质量的印记,并无需考虑该腕表的出产日期。
它有着详细的实施规定,并由一家独立监管机构进行管理。
结合其他品质标准,这一“印记”代表着百达翡丽的承诺,为百达翡丽从1839年起制造的每一枚时计作品提供终身保养与修复服务。
作为一家家族制表企业,斯登家族是这一品质标准的守护者。
“百达翡丽印记”再次证明其绝不会牺牲时计的品质。
因此借助这一“印记”,百达翡丽确保其时计作品能够代代相传。
合格标准百达翡丽时计的走时稳定性检测,从未装壳的机芯到终的腕表成品的制表流程中几个阶段分别进行。
装壳后的腕表的终走时精度通过动能模拟器进行测量,必须符合以下内部精度标准:- 对于机芯直径大过20毫米的腕表,走时精度必须处在每24小时-3/+2秒之间- 对于机芯直径不足20毫米的腕表,走时精度必须处在每24小时-5/+4秒之间。
百达翡丽的陀飞轮腕表不但必须同其他机械腕表一样接受流程期间检测,而且必须符合以下更加严格的限制:终检测期间使用动能模拟器进行测得的走时精度必须处在每24小时-2/+1秒之间。
- 全部六个测试位置的平均走时精度与每个位置的走时精度之间的大偏差不得超过每24小时4秒。
每一枚百达翡丽陀飞轮腕表的走时精度均记录在一份与腕表同时发出的独立签发证书上。
更为重要的是:为达到内部走时精度标准,有别于只为未装壳机芯进行的传统测试方式,百达翡丽的终走时测试在全部装配完毕的腕表上进行。
百达翡丽印记属于一项全方位的品质标签百达翡丽印记是这一家族企业的个人承诺陀飞轮:制作精妙的机械装置百达翡丽在这款长时间运转的机芯中,运用了另一罕见的装置,以充分展现其卓绝的制作工艺:令爱表人士怦然心动的陀飞轮擒纵装置。
该装置由72 个独立部件构成,总重不足0.3 克。
镂雕框架的所有钢质零件均以手工方式精心打磨而成。
仅仅是终饰阶段,制表师都将花费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
超过一百个步骤,包括边缘的倒角、锉出六个凹角、磨滑其侧面、钻好其孔眼,和打磨独立的零件,都必需有绝对稳定的双手和敏锐的眼力。
但即使是完成看起来简单的部件,例如镜面抛光的陀飞轮横桥,都要由有多年专业经验的制表师聚精会神的工作两天以上。
而且, 这只是耗费在高复杂性镂雕机械上的许多精力的其中一个小部份。
全国工厂直销、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