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风速仪知识

风速仪知识

制作风速仪手工教案小班,制作风速仪手工教案小班反思

来源:风速仪知识    发布时间:2025-07-04 12:54:25    阅读:1403次   

摘要 —— 幼儿园科学启蒙:小班手工风速仪制作活动全解析关键词:制作风速仪手工教案小班一、活动设计背景与目标在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中,通过动手实

一站式自动化配套零部件 > 厂家直销

德立元专业的技术团队,品质保障
幼儿园科学启蒙:小班手工风速仪制作活动全解析

关键词:制作风速仪手工教案小班

一、活动设计背景与目标

在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中,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孩子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尤为重要。以“制作简易风速仪”为主题的手工活动,能帮助小班幼儿直观感受风力变化,激发探索欲望。本教案围绕低成本材料、趣味互动、安全操作三大核心,设计适合3-4岁幼儿参与的科学实验课程。

活动目标:

认识风的存在与作用,感知自然现象的奇妙;

学习用简单材料制作可观察的测量工具;

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意识。

二、材料准备与工具选择

1. 基础材料清单

纸质杯(轻便易获取,建议使用一次性纸杯)

吸管(直径0.5cm左右,便于固定)

图钉或塑料铆钉(确保安全性,优先选择钝头款式)

彩色卡纸(用于制作风向标装饰)

胶水或双面胶(适合幼儿操作的粘合工具)

2. 可选辅助工具

制作风速仪手工教案小班

安全剪刀(教师提前剪裁复杂形状)

水彩笔(供幼儿涂鸦个性化装饰)

电子秤(教师演示重量平衡原理)

注意事项:所有材料需提前检查边缘是否光滑,避免幼儿操作时划伤。

三、分步骤教学流程

阶段一:趣味导入(5分钟)

引导问题:

“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树叶被风吹起来的样子?”

“可以用什么工具呢?”

通过播放风吹动风车、旗子飘动的短视频,直观展示风的力量,引出“风速仪”概念。教师可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模仿大风与小风,帮助幼儿建立对风力强弱的初步认知。

阶段二:动手制作(20分钟)

步骤1:组装旋转支架

教师示范将纸杯倒扣,在杯底中心戳一个小孔;

引导幼儿将吸管竖直插入孔中,底部用胶水固定;

用图钉将彩色卡纸剪成的箭头形风向标固定在吸管顶端。

教学技巧:

使用对比色卡纸(如红黄相间),增强视觉辨识度;

邀请幼儿轮流按压图钉,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步骤2:平衡调试

在纸杯两侧对称粘贴卡纸配重块;

通过增减配重,使风速仪能自由旋转不倒向一侧。

科学原理渗透:

用“跷跷板”类比解释平衡概念:“如果一边太重,风速仪就会像跷跷板一样歪倒哦!”

阶段三:户外实践与观察(15分钟)

分组携带自制风速仪到操场、走廊等通风处;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位置的风力差异:“树下的风大还是空地上的风大?”;

用童趣化语言记录结果:“当箭头转得像旋转木马一样快时,说明风先生来啦!”

安全提示:

选择无车辆经过的场地;

提醒幼儿远离水域、高处等危险区域。

四、教学延伸与家园共育

1. 科学角延伸活动

风力对比实验:用风扇模拟不同档位风速,观察风速仪转动速度变化;

气象日志:连续三天记录同一时间段的风力,粘贴天气图标制作统计表。

2. 家庭互动建议

鼓励家长带孩子用矿泉水瓶、筷子等材料升级风速仪结构;

推荐亲子共读绘本《风到哪里去了》《微风与小树》,深化自然科学认知。

五、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1:风向标转动不灵活

检查吸管与纸杯连接处是否过紧,适当扩大杯底孔径;

减轻箭头部分重量,改用薄海绵纸替代卡纸。

问题2:幼儿注意力分散

采用角色扮演法:“要帮农民伯伯测风力啦!”

设置任务挑战:“比一比哪组的风速仪能连续转10圈!”

六、活动价值与反思

通过本次手工活动,幼儿在“玩科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多维度发展:

科学素养:建立现象观察-工具测量-推导的思维路径;

艺术创造:个性化装饰提升美育能力;

社会交往:小组合作中学习分工与协商。

教师需重点关注个体差异: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可提供半成品组件分步完成;对兴趣浓厚的孩子,则可拓展讲解高级风速计的工作原理,满足其求知欲。

:将生活素材转化为科学教具,不仅能降低课程实施成本,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明白“科学就在身边”。这份教案通过符合小班年龄特点的设计,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可复制的STEM活动范本,助力孩子在探索中迈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源头厂家批发各类自动化配件,低至1000元/台,低价高效好评率98%


相关热词搜索: 手工 风速仪 小班 制作 教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2604-6820

微信咨询
德立元科技公司客服
返回顶部